脑机接口
我以前有轻微的抑郁症。为了治愈自己,我便自学了心理学。那时我刚好是计算机学院大二的学生,我发觉人脑和计算机的组成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于是就萌生了一个idea,用计算机做人脑的仿真。然后我上网查资料,发现只有一个人和我在做一样的事情,就是Elon Musk。这些年来,久病成医,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想法。
神经网络模型
人脑是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催产素就是激活函数。学习的过程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去拟合考试的正确答案。在当前生产过剩的大背景下,通过考试不是证明自己满足工作需求,而是证明自己足够强,相当于拿到工作量证明。
所以,学习的过程,其实是挖矿的过程。背八股文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吗?没有。就是证明自己强。但是在资源有限的大背景下,现在的挖矿收益越来越小了。所以,一定要通过别的方式获得资源和权力。
工作模式
人脑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专注模式,人可以集中的处理某一方面的问题;二是神游模式,并不处理具体的事务,而是不断的产生想法。生活中,我们常常在专注和神游模式间切换。研究发现,人脑中有一块特定的区域,专门做这种切换。频繁的在专注和神游模式间切换会使这块区域疲劳,进而降低工作效率。
其实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两种进程。一个进程在产生idea,一个进程在捕捉idea。捕捉idea的进程把产生的idea整合起来组织成思想。这很像进程通信。所以我认为可能有一块由idea到思想的信号转换区域。
平时,就算我们什么都不做,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人脑中一定有一个想法生成器的东西。白天的时候,人是有意识的,所以可以捕捉或者压抑这些想法。晚上做梦的时候相当于无限制的放飞这个想法生成器。
人脑组成
存储
计算机 | 人脑 |
cache缓存 | 额叶、前额叶内侧扣带回 |
内存 | 中脑、额叶神经网络 |
外存 | 海马体 |
人脑的存储是分层的。额叶(前额叶内侧扣带回)的存储是寄存器和cache,负责临时存储,比如你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会记录很多临时的数字,做完这道题之后会忘掉。中脑及神经网络是内存,保留了最近几年的记忆,从内存中产生想法和常识。海马体是永久存储,几乎不会丢失。当我们专注思考的时候,其实只能用到缓存里的东西;当我们使劲回忆事情的时候,需要去海马体查询。下面是一个案例:
当你学到了一条新的理论,在回忆某件事情的时候,发现当时这件事的因果关系用这个理论解释更好,得到了新的解释。其实就是在清洗外存里的脏数据。
情感、欲望的作用是加权。加权可以对重要的事物提高优先级,优先给高权重的对象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
记忆的存储是按照时间线压栈的,每天的事情累积到记忆了,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
对象化存储
人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东西,比如会飞的老虎。所以记忆的存储应该类似图数据库,每个元素、特性都是一个节点,当两个元素关联的时候,相关的神经细胞会建立一条连接而已。
这样的存储也会有聚类的特点。比如常用的东西可以组成一句顺口溜。
流式存储
也许流式存储这个标题并不恰当。也可以称之为过程化存储。也就是说,记忆并不像物品存在那里,什么时候去取都是一样的。每次存取都会重塑记忆。你第一次回忆一件事和第N次回忆,是不一样的。
就像神经网络。记忆并不保存在神经细胞里,而是保存在神经细胞的连接中。
信息的组织方式
信息保存在人脑的哪个部分?我觉得没有固定的保存部分。因为信息保存在神经网络中(就像神经网络的权重),通过与感觉知觉的联动产生效果。
人需要把信息和一定实在的东西绑定起来。这也是我对意识的看法。我认为,意识的最底层是信息。但是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和感受器绑定。这才是意识的起源。
神经元
神经元自然生成的速度 = 人学习新事物的能力
我在下午的时候就反应比较迟钝。学东西学不进去。也无法迸发什么创造性的想法。但有时候却文思泉涌。那时神经元的生成一定非常快。
神经网络
人脑就是一个神经网络。学习知识相当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模型,让自己变得更适应社会。
正因为人脑有自己的模型,所以人大部分时候在预测,而不是在观察。只有当观察结果与预测的不准的时候,人才会修正自己的模型。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想法很离谱。因为他们的思想模型从本质上就错了,他是在这个错的模型上打补丁。
人脑中的神经元大概有2000亿个。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都是有限的。
神经模型
人倾向于用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比如乔布斯曾经说。在某些时刻,你人生中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某些时刻能够串起来。我觉得很扯淡。
对我来说,我不认可这个观点。很多事情就是随机的。就是由于制度或者机制的原因导致随机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不幸事件而已。
意识-CPU
意识和思维就像是CPU,将产出的推论写入额叶,经强化后写入中脑、海马体。
对于意识来说,人需要维持意识和记忆的连接。需要有这样一个意识连接池。睡觉的时候,意识连接池会断开。专注工作的时候,会维持一个很大的意识连接池,不断的产生想法。
案例:当你睡觉的时候,会听歌或者听有声读物。当你断开最后一条意识就睡着了。相反,当你在专注工作的时候,有很多条意识流在碰撞,不断产生新的推论。
醒来的时候其实是执行人脑的BIOS初始化程序。这个程序和底层的欲望相关。
人脑大部分时候是预测。预测现实会发生什么。当观察到现实和预测的不一致的时候才会去修正自己的模型。
意识&连接池
这个是我自己的感悟。因为计算机世界里有很多连接池,例如数据库连接池、进程、线程连接池。目的是实现连接的复用。对于意识来说也是一样。
比如,睡觉的时候,人逐渐的失去意识,就像意识流的连接逐渐断开;当人处在“心流”的状态时,就是连接极大丰富的时候,多个意识的连接交互碰撞产生idea。
有时候很困但是睡不着的时候,就是人已经很疲惫了,但是意识的连接还很牢固。
有时候工作了一天,脑子转不动了(mental fatigue),就是意识的连接已经衰弱了,马上就要断开了。如果这时候问你很复杂的逻辑问题,可能到中间的步骤就忘掉了。
边缘系统-欲望和理性
欲望是一种枷锁。这个枷锁是一种栈的结构。栈底是纯粹的欲望,比如性欲、食欲。但是人的理智会克制自己。当你认为需要通过A事件来满足底层欲望,就会把A事件压栈;需要通过B事情来实现A,会把B压栈。然后大脑就积压了无数要做的事情。当人承受不住的时候就会崩溃。
案例:人需要娶老婆满足性欲,但是需要赚钱娶老婆(压栈),需要通过工作赚钱(压栈)。但是人不想工作,所以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自制力强迫自己工作,工作的很不开心。
自制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每次你强迫自己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消耗自制力。当自制力消耗殆尽的时候人就会被原始的欲望诱惑,比如食欲、性欲。必须让自己处于一个无意识的场景,放纵自己的欲望,自制力才能恢复。睡眠也可以恢复部分自制力。
人的感情是会初始化的。人必须通过爱上某个人来感受到爱。通过这个人来初始化。所以人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初恋。参考《爱》。
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基本的目标,还有一个超越目标。人其实会追求这个超越目标。
多巴胺的作用是加权。这种加权力量更加强烈。它的作用是让人觉得这件事情有意义。就像小鼠自我电击吃糖的实验里,糖分的快感是在一个区域,而多巴胺的刺激是在另一个区域。
顶叶-嵌入式系统-传感器
顶叶和小脑都是控制运动的。区别就是小脑是无意识运动(跑步、呼吸),而顶叶负责有意识的运动(拿东西)。
顶叶有感受传感器,监控全身的感觉;也可以主动的执行各种操作。
枕叶-显卡
枕叶做的事情其实是对图像的预处理
颞叶-汉卡
颞叶做的事情对文字和概念的转换。当我们看到人这个字和people的时候,其实都能很快的转化为一个概念。
激素
多巴胺
多巴胺的作用并不是让人感受到快感,而是让人感觉到一件事有价值。快感是额外的部分。
催产素
催产素让人们感受到爱
睡眠
睡眠让人忘记了自我。忘记了自我,又得到新的自我。
每天睡觉都会进入无意识状态,同时清除缓存和内存,相当于做了垃圾回收,把平日里碎片化的思想清除掉。
做梦的时候其实是在离线的模拟生活,从本我的欲望出发,去模拟事物的演化,优化神经网络。
洗脑
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每个人都被洗脑,也在洗脑别人。广告和节目是一种洗脑。但是在进入现代以前,神仙皇帝也是一种洗脑。在封建主义以前,远古神话也是一种洗脑。那么你怎样定义洗脑呢?
悲伤五阶段
悲伤五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
我看了看我的劳力士,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想不经意间,让你知道,我是个土豪。
无聊的周一,翻开我名下的杂志,随便指了一名十佳员工,吩咐人事经理把他辞退。
他当时的表情,从懵圈,到怀疑,到惊讶,又到哀求,最后到歇斯底里,特别好玩。
他走了,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名送快递的,身体结实了很多。
也许他一辈子不会知道,自己的人生是被我这么随意改写的。
想到这里,我充实而欣慰。
哎,有钱人的快乐,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发展心理学
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
主要用于监控和复盘吧。监控人在不同阶段的想法,可以估算这个人的特质。现在的技术可以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平了。
很多阶段是人人都会经历的。比如,有那么一个阶段网瘾很大,特别喜欢和网友交流;有的阶段特别需要归属感和存在感;
比如,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自己不是很牛逼,但是也有力量帮助别人了。他是会帮助别人还是会继续成长?
未来展望
当前马斯克的脑机接口进展如下,可以训练猴子玩游戏:
再久远的未来,我认为计算机和人脑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超人。就像现在的人们离不开手机一样。那时,人会通过芯片扩展自己的存储,通过cpu扩展自己的思维,通过眼镜扩展自己的视觉能力。我认为未来有这样几种可能:
- 人和计算机合二为一
- 人被计算机替代,计算机成为新的生命形式
现实中,fMRI 已经可以读取人的想法,但读取速度很慢、设备体积很大、设备价格很高、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操作、准确率不是百分之百。无论受试者思考时使用的语种是什么,有一些脑的活动模式是普遍存在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077874/answer/2468301606
最后更新于 2023年2月6日 by qlily
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简单的人性在复杂条件下的表现而已
人的理性其实是一个类似栈的结构。栈底是最纯粹的欲望,比如食欲,性欲。然后人们会把各种逻辑压在这个栈里,赚钱买东西,娶老婆满足性欲等等。但是因为世界太过复杂,会导致这个栈里的内容无比复杂,例如必须从小就好好学习考一所985名校找到好工作拿到户口交齐首付才能找到老婆满足自己的性欲。但凡中间有一个链条断掉,都会导致自己孤独终老。在这样战战兢兢的生活中,很多人就会忍不住崩溃掉。
睡觉就是断开意识池的连接
人脑中应该有一小块区域专门是控制专注的(看盖革的例子应该是在额叶)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很短的午休也能极大的恢复注意力。因为这一小块区域的垃圾被清理了